足尖上的“东方芭蕾”民族传承花鼓灯

Publisher:学前教育Release time:2019-01-18Times of browsing:306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据史料证明,花鼓灯最迟源于宋代。经过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等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播布区。  

     花鼓灯多在农村秋收完毕到来年春耕以前演出,尤以庙会、春会为最盛。花鼓灯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或“拉花”);演出多在广场举行;一般包括舞蹈、歌唱、后场小戏、锣鼓演奏四部分,主体是舞蹈;舞蹈中又包括“大花场”(或“大场”)、“小花场”(或“小场”)、“盘鼓”等部分;“大场”是一种集体的情绪舞,由数人到十多人表演;“小场”是双人舞或三人舞,主要表现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玩乐嬉戏的情景,包括基本程式表演和即兴发挥表演,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舞,如《抢手巾》、《抢板凳》等,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则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形式。后场小戏是一种歌舞结合的小歌舞剧,有《四老爷坐独杆轿》、《推小车》、《小货郎》等。现花鼓灯的表演风格主要分为三个流派:颍上地区,节奏较慢,舞蹈结构严谨,风格古老质朴;凤台地区着重人物情感刻画,动作细腻优美;怀远地区动作轻捷矫健,潇洒倜傥。

     花鼓灯生动地记录了人体文化发展轨迹和肢体语言符号。花鼓灯舞蹈动作超常度高,而且常处于多变状态,其激烈复杂,表情达意的准确、细腻程序,迄今为此,尚无其他任何一种民族民间歌舞能之相比。花鼓灯锣鼓具有鲜明的特征,与舞蹈相配并具有很高的复杂度。在原形态的花鼓灯套路中,灯歌与舞蹈交替出现,也构成了花鼓灯的一大特色。花鼓灯的语汇之多、难度之高,舞蹈、锣鼓和歌唱在演出中的配合之复杂协调,在世界民族民间舞蹈中都是罕见的。         

     不仅如此,花鼓灯步伐显要动作的时间差大、复杂度高,其动作与动作相衔接时的瞬间舞姿也随之复杂多变。从而使花鼓灯与其它民族民间舞蹈表达群体的情感不同,不仅可以表达人物的多种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可以细腻表现各种情感的不同程序和不同强度的差别,能够系统、完整地刻划和表现复杂的人物和情节,标志着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在人类民族民间舞蹈史上达到的高度。
     花鼓灯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的活化石,深入研究花鼓灯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文化生态、审美情趣、艺术和技术特点等,对研究中国民族民间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民族戏曲特别是淮河流域的地方戏曲艺术具有重大价值。
但由于多种原因,如今原生形态的花鼓灯已濒临消亡。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民间传承的机制有待重新建立,因此急需有效保护。花鼓灯艺术是淮河流域一些艺术门类的根脉。淮北花鼓戏、泗州戏、凤阳花鼓戏、嗨子戏、推剧等都是由花鼓灯衍生而来的。花鼓灯影响和丰富了淮河流域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