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联特教 携手促融合 ——特殊教育教研室赴多家单位开展特殊教育专题调研

Publisher:范玲Release time:2025-04-30Times of browsing:10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特殊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421日——428日,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王珊珊、史安华带队赴合肥市十里庙小学、合肥春雨家长支援中心、合肥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及合肥庐阳区为民社会工作中心开展专题调研。

   421日上午在合肥市十里庙小学,调研团队实地观摩了该校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及融合课程教学现场,听取了校方关于普通学校开展特殊教育服务的经验介绍。十里庙小学校长宋方达分享了其在特殊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尤其是在探索普特融合教育方面的探索王珊珊表示:普特融合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我院将积极对接基础教育需求,优化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教育师资。


   在合肥春雨家长支援中心,调研团队深入了解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志愿者长期在此开展爱心陪伴、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家长和儿童喜爱。春雨负责人袁晓花女士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为春雨提供的志愿服务表示高度认可王珊珊与中心负责人就家长心理支持、孤独症儿童康复课程等议题展开交流,提出未来可通过建立特殊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开设家长公益课堂等方式,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系统性帮扶。双方初步达成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意向。

428日上午在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调研团队重点考察了大龄孤独症儿童的日间托管服务。该机构针对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的“毕业即失能”“社会融入难”等问题,设计了一套涵盖生活技能训练、基础职业教育和心理支持的托管体系。春雨负责人梅老师我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史安华提到:“当前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普遍侧重学龄前及义务教育阶段,对大龄孤独症群体的终身支持关注不足。特殊教育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上,可以把春芽协会的托管模式纳入课程案例库,探索‘全生命周期特教’延伸。”

   最后一站调研团队来到庐阳区为民社会工作中心,该中心打造的社区康复+社工服务一体化模式引发热烈讨论安华老师说:“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学院将探索‘教育+社工’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特别是在社区康复领域,培养既懂教育又懂社工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基层特殊教育服务网络建设。”

   本次调研紧密围绕《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通过实地走访深化了校方对特殊教育生态链的立体认知。学前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拓展校---企合作维度,重点建设融合教育实践基地、家长支援服务平台和儿童康复实训中心,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特教人才、服务区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